无患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小刘知特产之可口补品水果荔枝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白癜风治疗那最好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index.html

嗨,大家好啊,这里是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,我是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冥王星星主小刘,关于特产,只有不知道小刘的,没有小刘不知道的。特产是某些地方特有或特别著名的产品,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或历史,在这里小刘给介绍一下特产的文化历史传说,这期我们的主角是荔枝。

荔枝历史悠久,闻名内外,不但是可口的水果,还是补品之一。苏轼曾在诗中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它属无患子科常绿乔木,生长于亚热带,平均温度在摄氏20度以上才能开花结果。荔枝果实外皮生小疣,成熟时皮多呈红色,肉白如脂玉,肉中裹着暗朱颜核一颗,其果肉多汁且富含糖分,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铁、磷和维生素等。荔枝味道甘美、鲜甜芳香,饱啖不厌。荔枝的药用价值也很高,《本草纲目》说:荔枝具有生津、通神益智、健气、益人颜色等功用。可治瘰疬瘤赘、赤肿疔肿、脾虚久泻、胃病腹寒、小儿疹疮等。因此,荔枝历来被视为南方的珍果和补品。

广西是荔枝的原产地之一,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出产荔枝。考古工作者曾在广西合浦县堂排二号汉墓的挖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,在出土的一个铜锅内,竞盛满了荔枝。其果皮、果核都保持完整,清晰可辨。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荔枝标本。东汉杨孚《异物志》有岭南荔枝的记载:荔枝多汁,昧甘绝口,又小酸,所以成其味,可饱食,不可使厌。生时大如鸡子。其映光泽,皮中食,干则焦小,则肌核不如生是时奇。四月始熟也。三国时张勃在《吴录》中说:苍梧多荔枝,生山中,人家亦种之。由此可知,广西起码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就有人工栽培荔枝的记载了。到了魏晋时期,荔枝已成为广西栽培的重要果树。

西晋嵇含《南方草木志》对荔枝作了精辟的论述:荔枝,冬夏荣茂,青华朱实,实大如鸡子,甘而多汁大如鸡子。甘而汁多,一树下子百斛。唐宋以后,广西荔枝驰名全国。说到荔枝,人们就会想起杨贵妃。在历史上,杨贵妃以嗜吃荔枝出名。荔枝含糖分多。多吃易使人发胖。杨贵妃体态之所以丰腴,除了生活优裕,营养过剩,可能也与其爱吃荔枝有关。据《新唐书杨贵妃传》载,杨贵妃得宠后,嗜荔枝,必欲生致之。乃置骑传送,走数千里,味未变,已至京师。为此故,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。广西毗邻广东,同处五岭之南。广西旧称岭南,当时杨贵妃爱食的鲜荔枝为两广所出,这是有可能的。因为有关史料也说,在古代广西的土贡中就有鲜荔枝。

宋代范成大在《桂海虞衡志》中列举广南西路果类55种,把荔枝列为首条。稍后的周去非撰写的《岭外代答》,也说广西荔枝历来是载誉全国的佳果。荔枝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果品,历代文人墨客极为推崇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把荔枝比作嚼疑天上味,嗅异世间香。北流荔枝名扬全国,历代名人留下许多赞美之词。清同治四年(),著名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杨恩寿,在《坦园日记北流日记》五月四日一则中写道:荔枝渐熟,红香可爱,迟三数目,便可饱啖三百颗矣。五月十二日在《咏鲜荔枝》诗四首里有清昼纹窗啖荔枝,北行不枉费游资,芳泽沾衣迹未沈,余香飘荡耐追寻等句,充分表达了对北流荔枝无限留恋的心情。

诚招“三农调研员”,主要从事有关农村发展方面问题的调研和法律援助、是针对涉农问题及项目重大选题的调研工作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